木材的塑化技术及应—木材酯化
1 木材酯化
木材各成分中都含有大量羟基,可以和有机酸,酸酐等反应,使 基上的氢被亲核基团或亲和化合物取代,生成相应的酯化木材。酯化反应通常可以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、光降解性和耐候性等,有些酯化木材具有良好的热塑性。木材乙酰化是出现最早、亦最成熟的酯化技术,其他酯化技术目前尚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。
1.1 乙酰化
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木粉或木屑乙酰化的相关研究,40年代又有看实木乙酰化的报道。发展至今,木材乙酰化的技术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,有很多公司从事乙酰化木材的商业化生产,如瑞典和丹麦的DanAcell、荷兰的Titan等。
1.1.1 乙酰化的主要方法
木材中的羟基与氯乙酰、乙烯酮、硫代醋酸、醋酸酐等反应,生成相应的乙酸酯,即木材乙酰化。
1) 氯乙酰法。利用氯乙酰和木材进行反应,产物乙酰化程度较高。反应副产物HCI,能引起木材组分的降解,影响木材的强度。用醋酸铅等对木材进行预处理,可以生成酸性较弱的醋酸,但工艺复杂,成本升高,实际生产中较少采用。
2) 乙烯酮法。将气态的乙烯酮溶解在丙酮、甲苯等溶剂中,与木材发生反应。该方法过程简单,不生成有害副产物;但乙烯酮本身毒性较大,处理后的木材增重率偏低,而且只能在较低的温度(55~ 60℃)下进行反应,反应时间长达6~8h。如果能找到适当的催化剂加速反应,提高增长率,这种方法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。
3) 硫代醋酸法。使用催化剂或润胀剂,如二甲基甲酰胺、氯化铵溶液、三氯醋酸、一氯醋酸等,对木材进行预处理,提高木材的乙酰化程度。
该方法的优势:①和乙酰酐相比,硫代醋酸的腐蚀性小,在木材中的渗透性好,反应温度也较低,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较乙酰酐法广泛; 反应副产物H2S可以回收,并可重新反应生成硫代醋酸,循环使用。缺点是:增重率偏低,处理后产品中硫代醋酸难以彻底清除,会继续释放H2S。如果不克服此两项缺点,这种方法将难以推广应用。
4) 乙酸酐法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,可以在气相中或液相中进行。受药品扩散速率的影响,气相处理只适合于波单板。
最初的液相处理使用砒啶、二甲基甲酰胺、乙酸钠、三氟醋酸等为催化剂,并使用二甲苯做溶剂,后期处理液的分离和回收困难。残留在木材中的砒啶、二甲基甲酰胺等会产生刺激性气味;醋酸则会使纤维素分解,降低木材强度,并腐蚀与木材接触的金属构件。
现开发出不使用催化剂与木材接触的新工艺,即原料干燥后浸渍在酸酐中,之后除去多余乙酸酐,在密闭反应釜中加热到120℃,反应1 6h(取决于原料规格大小);反应文成后通入热气流,将未反应的酸酐及反应生成的醋酸除去。
该法生产成本较低,工艺简单,处理液可回收,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。
1.1.2 乙酰化木材的性能
乙酰化使木材的吸湿性显著降低,尺寸稳定性大大提高,耐腐性、防火性能、抗紫外线性能等明显改善。乙酰化木材的胶合性能与胶种有关。使用间苯二酚-甲醛树脂(Resorcin-formaldehyde resin,RF)苯酚间苯二酚-甲醛树脂 (Phenol-resorcin-formaldehyde resin,PRF)时,乙酰化木材的木破率下降;使用水溶性异氰酸酯树脂(Emulision polymer-isocyanate resin,EPI)时,干态剪切强度和木破率都有所增加,但湿态剪切强度有所下降。
对木材中主要成分的乙酰化研究表明:乙酰化的活性以木素最高,纤维素最低;乙酰化使半纤维素的溶解性下降,平衡含水率降低,热稳定性增加,玻璃转化温度下降,原料分子量略有下降。半纤维素的这些变化,有利于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水性;纤维素乙酰化后结晶度略有下降,是使木材具有热塑性的原因之一。另一方面,乙酰化可改善纤维素和塑性材料之间的相容性,有利于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。
1.1.3 乙酰化木材的应用
1980年,日本开始乙酰化木材制作地板的商业生产,延续至今。目前,乙酰化木材多用于制作对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产品,如车辆、运动器械、军事装备、建筑、室外家具等;乙酰化木材还可直接用于温湿度变化比较大的场所。利用乙酰化木材的热塑性,可将其单独或与其他合成高聚物共混热压成型,如乙酰化纤维制造的锥形挤压成型聚丙烯热塑复合材料,可制作大型扩音器平板、浴室门等。
乙酰化木材也可用于人造板生产。用乙酰化原料生产的刨花板,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腐性,但低密度乙酰化木材刨花板与普通木材刨花板相比,静曲强度(Modulus of ruptnre,MOR)、弹性模量(Modulus of elasticity,MOE)和内结合强度(Internal bond strength,IB)均有所下降。
总之,乙酰化木材技术相对成熟。如果乙酰化机理研究能有新的突破,开发出成本更低的乙酰化工艺,其应用范围还会扩大。在人造板及复合材料的开发方面,乙酰化木材产品的成本尚需降低,物理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。
1.2 其他酯化
1.2.1 酯化方法
除了乙酰化以外,也可以采用丙酐、丁酐、酰氯等酯化剂使木材酯化。有些酯化产品的性能优于乙酰化木材。如在110℃时,相同反应时间下,丙酰化木材的增重率及尺寸稳定性,优于乙酰化木材。
采用丙酐、丁酐等一元酸酐对木材进行酯化,可用砒啶等作为溶剂和催化剂,也可用乙酸钾、乙酰钠、丙酸钠等作为催化剂。无溶剂、无催化剂条件下,一元酸酐的酯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,与一元酸酐分子量有关。由于空间位阻效应,酸酐分子量越大,所需要的反应温度越高,反应时间越长。如丁酰化温度>125℃,乙酰化反应温度>140℃。
实木、单板等先用丙酮、乙醇、甲苯混合液抽提4h。然后在105℃下干燥,冷却后加入苯甲酰氯的嘧啶溶液,反应在50℃或65℃下即可进行。控制反应时间,可以获得不同的增重率,通常能>70%。反应后还需用丙酮洗涤,以除去残余的反应液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酯化木材性能,缩短反应时间,减少药品的消耗,降低生产成本,某些酯化处理可采用两步法:
先用草酸与纤维素羟基反应,再加入十六醇酯化,可缩短处理和洗涤时间;先用马来酸酯化木材,再用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和马来酸酐进行环状低聚酯化,可使产品软化点降到80~140℃。另外,先用药剂浸注原料,再进行加热,可以缩短反应时间,并减少药品的用量。加热可以采用微波方式。
木材也可以在无溶剂条件下,用脂肪酸氯、辛酰氯等进行酯化,反应中用氮气流带走副产物HCI,产品具有热塑性。
乙酰化以外的其他酯化手段,目前均处在试验室研究阶段,有些酯化虽然可以改善木材的某些性能,但整体性能离实际需要尚有差距。生产成本的降低、药品的回收及反应机理,还需进一步的探究。
1.2.2 酯化机理
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发现,综纤维素酯化主要发生在无定形部分的C-6上。有研究提出,当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侧链引入到木材中以后,木素的网状结构被打破,原料体积膨胀,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,自由空间扩大,从而赋予木材热塑性能。
另有研究表面明,在砒啶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,木材的丙酰化属于准一级反应。通过测定一系列反应温度下的速率常数,可得出反应活化能。
丙酰化木材使用钾盐和钠盐作催化剂,如乙酸钾、乙酸钠及丙酸钠,可显著促进反应,而四硼酸钠则会阻碍反应。究其原因,乙酸钾、乙酸钠及丙酸钠会使木材膨胀,而四硼酸钠使木材收缩。膨胀使酸酐易浸入木材细胞壁,而收缩则阻碍其渗入,从而导致了木材丙酰化率的差异。
1.2.3 酯化木材的性能
和木材乙酰化类似,丙酰化和其他一元酸酐酰化可使木材尺寸稳定性增加,防腐和耐久性增强,平衡含水率和吸水性下降,电绝缘性提高。
用酰氯及其他试剂酯化,亦可改善木材某些性能;棕榈酰氯等可使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水性能增强;苯甲酰化等赋予木材抗紫外线性能;脂肪酸氯酯化具有去结晶作用,使产品获得热塑性,同时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。
但此类酯化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,如苯甲酰化会使细胞壁膨胀,单板拉伸强度大大降低;普通酯化方法可产生酸性副产物,使木材挤压刺激性气味,但以碳酸钾为催化剂,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乙烯酯化,可以避免木材强度降低和出现刺激性气味。
上一篇:木材的塑化技术及应用 下一篇:木材的塑化技术及应—木材醚化
产品目录
最新新闻